1、噪声污染的原因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能用土地面积的逐步缩小,在城市中各类交通道路日益繁多,交通干线周围的住宅小区设计十分普遍。但是由于我国道路建设与运营中对于噪声的控制和防治意识水平不高,对于周围居民所造成的噪声污染十分严峻,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作息和身体健康。
在交通道路的规划中忽视了声学问题,这是交通噪声问题出现的主要问题,同时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中也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噪声的控制要求。在今天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通常都是在道路的两旁建造高楼大厦,使得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各个楼宇对于声音造成反射,形成了噪声峡谷,这比起地面道路所造成的噪音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同时在过去的建筑项目设计中,由于对建筑群体与道路之间的布置不当,使得有些将车道不适当地引进居住区域,也有些在设计中是按照日照、风向和城市景观的几何要求进行设计,严重缺乏保护环境和声学要求的观点。
2、噪声控制在居民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改善室内舒适环境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是当前居住建筑采用节能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住宅业蓬勃发展,大量的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住宅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居住区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一般来说,对交通噪声的治理,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消除噪声源,二是将噪声隔离开来。居住区交通噪声的防治可以从小区的选址、区内外道路与交通的合理组织、通过绿化和建筑的合理布置等方面来进行。对于来自区外的城市交通噪声主要采用“避”与“隔”的方法处理。
在规划及设计中采用缓和交通噪声的设计和技术方法,首先从声源入手,标本兼治,主要治本。在居住区的外围没有交通噪声是不可能的,控制车流量是减少交通噪声的关键。对于居住区的建设,在确定其用地前应从声环境的角度论证其可行性,切忌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而不惜抛弃其他原则。要把噪声控制作为居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方面,列为必要的基建程序。在住宅建成后,环境噪声是否达到标准,应作为验收的一个项目。
3. 2合理设置道路声屏障
在建筑物与干道间设置专门的声屏障,是指特别设计以阻挡交通噪声直接传播来减低噪声水平的构件,比没有屏障时环境噪声有所降低。这个降低值,被称为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它是衡量声屏障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有效的插入损失值在5~10 db(a) 左右。高架道路宜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隔声屏障来保证视野开阔和城市景观不受影响。在隔声屏的投影地带内,其降噪效果与道路高度、宽度和车道数、声屏障的位置和高度、路边住宅的距离和高度等因素有关。设置声屏障必须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实际降噪效果预测工作。建设隔声屏障毕竟投资较大,声屏障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会是一时的时髦而已,这是我们需要虚心学习并值得借鉴的地方。广义地讲,地形的利用,诸如路堤、路堑、土堆都会产生一定的声学效果,我们必须结合地形及经济条件等选用,例如地面道路利用已有的绿化土堤作为声屏障是经济有效的办法,绿化土堤背向路边的面还可以兼作居民的休息地。
3. 3利用绿化的降噪作用
设置绿化带既能隔声,又能防尘、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在绿化空间,当声能投射到树叶上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而叶片之间多次反射使声能转变为动能和热能,噪声被减弱或消失了。专家对不同树种的减噪能力进行了研究,最大的减噪量约为10db(a) 。在设计绿色屏障时,要选择叶片大、具有坚硬结构的树种。所以,一般选用常绿灌木、乔木结合作为主要培植方式,保证四季均能起降噪效果。由此可见,用地允许的话,与噪声源之间建立大片防护绿化,住宅退离红线。从采光到节能,以及互相关系,还包括打开后的角度设计等,每一个细小之处都无不体现了高科技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