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升级VIP | | 手机B2B WAP手机版 | 无图版 | RSS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油液乳化原因和解决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5   作者:重庆聚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查看手机版   浏览次数:2
一、定义1. 乳化定义:两种互不相溶(或极难相溶)的液体(如润滑油与水),在外部能量作用下,其中一种液体以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稳定 油包水(W/O) 或 水包油(O/W) 体系的现象
 一、定义

1. 乳化

定义:两种互不相溶(或极难相溶)的液体(如润滑油与水),在外部能量作用下,其中一种液体以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稳定 “油包水(W/O)” 或 “水包油(O/W)” 体系的现象。这种体系具有一定稳定性,肉眼观察通常呈乳白色、浑浊状,无法通过静置快速分层。

2. 破乳

定义:打破乳化液的稳定状态,使分散相(如水分液滴)从连续相(如润滑油)中聚集成大液滴,终实现油水两相彻底分层、分离的过程。

二、润滑油乳化的原因

1. 必须要有互不相溶的两相

例如润滑油(烃类混合物)与水(极性分子)天然互不相溶。

储存不当:露天存放、呼吸阀失效导致雨水 / 潮气进入;

工况产生:设备冷却系统泄漏、空气中水汽冷凝(如低温启动的发动机);

维护操作:加油时容器带水、检修时水分残留。

这些都会导致油液乳化

2. 外力作用

必须有足够能量打破液体表面张力,使水分散成微小液滴。能量越强、作用越频繁,乳化越严重。

外力因素包括高速搅拌、强烈循环、剧烈冲击。

三、乳化解决方案

针对油液乳化,真空滤油机是工业界有效的破乳脱水设备,其核心是通过 “热 + 真空 + 机械分离” 协同作用破坏乳化稳定体系。

真空滤油机的工作原理,通过 “粗滤→加热→真空破乳→脱水脱气→过滤器(二级、精滤)→油液输出” 的闭环流程,实现乳化油的净化,具体如下:

1. 油液首先通过粗滤器,滤除油中颗粒杂质(如金属碎屑、粉尘),避免后续加热器、真空泵因杂质堵塞。

2.经粗滤的油液进入加热器,通过加热将油温升至 40-60℃(根据油品黏度调整,避免高温氧化)。升温可降低油液黏度,同时提高水分蒸发速率。

3. 真空破乳与蒸发加热后的油液被送入真空分离器(真空度≤-0.096MPa),

真空破乳过程如下:

(1)   油液经喷头雾化成 “雾状”,再经填料层分散成 “膜状”,接触面积扩大

百倍;

(2)真空环境下,水的沸点大幅降低(如 - 0.096MPa 时,水沸点约 35℃),油中游离水、溶解水快速汽化;

高温 + 高真空 + 大接触面积的协同作用,直接破坏油水界面的 “保护膜”,使乳化液中的微小水滴聚集成水汽脱离油相。

4. 真空分离器顶部排出的高温水汽,进入风冷装置降温,水汽冷凝成液态水后被收集排出,干燥后的气体由真空泵抽出,维持系统高真空度。

5. 真空分离器处理过的油液由排油泵送入二级过滤器,滤除油中残留的细微颗粒杂质(如破乳后的微小油泥)。

6. 油液继续进入精滤吸附器,可过滤油中超微颗粒(1μm),进一步提升油液清洁度。

7. 终经多级处理的润滑油,各项指标恢复至使用标准。

四、预防乳化

1. 严控水分侵入:储存时加盖密封、检查呼吸阀;定期检测油中水分含量(如用水分仪),发现超标及时处理;

2. 减少不必要的外力作用:优化设备油路设计,避免油液湍流、空穴;合理控制搅拌 / 循环速度,避免过度剪切;

3. 严禁不同类型润滑油混用(可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切它网B2B平台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 联系 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最近更新
精华推荐
点击排行
公司新闻
 
 
内容声明:切它网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内容由店铺经营者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点此联系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隐私保护 | 付款方式 | 商人社区 | B2B大全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昌龙网络科技(工商执照:91110108563650744D)网站联系邮箱:
©2006-2017  QieTa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qieta.com.cn.
京ICP备06040658号-15 ,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