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阻不是“阻力”,而是“传热的障碍”
很多人初看“热阻”这个词,容易望文生义,误以为是流体在设备内部流动时遇到的阻力,比如压降,其实不然,热阻(Thermal Resistance),在传热学中,指的是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程度,单位通常是 m²·K/W,它衡量的是单位面积上,每传递1瓦特热量所需的温差,换句话说,热阻越小,传热效率越高;热阻越大,传热就越“吃力”。
在板式换热器的参数表中,热阻通常指的是总传热热阻,它包含了多个环节的综合影响:
热流体侧的对流换热热阻
冷流体侧的对流换热热阻
换热板片本身的导热热阻
板片表面污垢形成的附加热阻
因此参数表中的热阻值,本质上是一个综合性能指标,它反映了换热器在特定工况下的传热能力。
二、参数表里的热阻,是“理想值”还是“实际值”?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厂家提供的热阻数据,通常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得出的“清洁热阻”或“基准热阻”,这意味着:
流体是清洁的(无杂质、无结垢)
流速、温度、粘度等参数符合测试标准
板片表面无污垢沉积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水质、介质特性、运行时间等因素,换热器会逐渐产生污垢热阻,例如冷却水系统中的钙镁离子容易在板片表面结垢,形成一层隔热层,导致实际热阻远高于出厂值。
因此我们在选型时不能只看参数表上的“理想热阻”,而应结合实际工况,预留一定的污垢修正系数,这也是为什么艾克森在为客户提供选型建议时,会详细询问介质类型、水质情况、运行周期等信息——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热阻的实际表现。
三、热阻与传热系数的关系:一体两面
在参数表中,除了热阻,我们还常看到传热系数(U值),单位为 W/(m²·K),两者之间存在倒数关系:
U = 1 / R_total
其中R_total 是总热阻,这意味着:
热阻越小,传热系数越大,换热性能越优
传热系数越高,说明设备在相同温差下能传递更多热量
例如某型号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 4000 W/(m²·K),则总热阻约为 0.00025 m²·K/W,这个数值越小,说明该设备的传热效率越高。
四、如何利用热阻数据优化选型?
对比不同型号:在相同工况下,选择热阻更小(或传热系数更高)的型号,意味着更高的能效和更小的设备体积。
性能衰减:根据运行经验,预估污垢热阻的增长趋势,提前规划清洗周期,避免因热阻增大导致系统效率下降。
节能评估:通过监测运行中的实际热阻变化,可以评估换热器的清洁状态,进而优化维护策略,降低能耗。
五、艾克森的建议:数据之外,更要关注系统匹配
在艾克森,我们始终认为,参数表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工程的严谨与责任,热阻数据虽小,却关乎整个系统的能效与稳定,我们不仅提供的测试数据,更主要帮助客户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实际意义。
选型,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是基于数据、结合工况、预判以后的系统工程,如果您对热阻数据仍有疑问,或需要针对特定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欢迎联系艾克森技术团队,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选型支持与解决方案。
让每一次换热,都高效。
艾克森板式换热器:https://www.accesse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