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多轮环保洗礼后,橡胶气囊行业在污染控制水平、清洁生产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政策渐次落地形成约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即将于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设置了专门条款来规范流域水污染和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提出了一些协同监管的具体措施,譬如对环境污染企业,供水部门可停止供水,土地管理部门可禁止向其提供土地,银行则不得给予其授信,进出口管理部门不得给予其出口配额,证券监管部门可限制其上市或已经上市的不得继续融资等。这些措施对橡胶气囊等行业有着强大的约束作用。
受严厉环保政策的影响,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频率明显高了。轮胎生产企业在控制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上的投入也在加大,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成本,但也是必须的。
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力,橡胶气囊行业在行业自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14年3月1日,中国橡胶气囊工业协会发布的我国首部绿色轮胎自律标准《绿色轮胎技术规范》开始试行。该规范提出了清洁生产技术指标、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推荐了18项绿色轮胎生产工艺。
中国橡胶气囊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近期在解读《绿色轮胎技术规范》时指出,《规范》的制定为即将进行的中国轮胎分级及标签法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企业重视增加环保投入
环保政策、规范的密集出台让不少橡胶气囊企业备感压力增大。但业内专家认为这样的环保施压将是常态,并且随着国家对环保愈来愈重视,停产整顿的重污染化工企业也将越来越多。
例如今年以来,促进剂M作为高废水产生量的产品,已被多个地区的环保部门列入监视对象,多个企业的生产线遭遇关停或者搬迁,市场供应趋紧。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对高耗能项目采取了铁腕整治的措施。
据介绍,近年来,三角集团彻底关闭了已经生产了34年之久的斜交胎生产线,之后又关闭了低端乘用车胎生产线,前后不到一年的间内,淘汰低端产能500万条,集中人财物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低碳绿色新产品。这个大胆的战略举措在财务上给三角带来“两高一低”的效应——更高的产品收益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低的综合消耗,而企业的营业收入并没有因为淘汰落后产能出现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轮胎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现在大多数轮胎企业都结合自己的工艺特点对冷却水循环利用,基本没有工业废水外排,仅有少量的厂区生活污水和冷却废水纳管外排。同时,企业通过炭黑管道气力输送、湿法混炼、内胎除尘等技术的应用,对炭黑尘排放也能有效地予以控制。但是,轮胎生产中的混炼、压延压出及硫化工序产生的废气排放总量较大,且相应治理技术也未有效实施,因此废气仍是行业现阶段的主要污染控制指标。
在炭黑领域,中国橡胶气囊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新增炭黑产能中,已经全部配备了炭黑尾气综合利用装置。
当前部分企业炭黑尾气发电量已超出其自身使用电量,企业还给当地供电部门联网送电,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电力能源。苏州宝化炭黑有限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宝化炭黑近年来通过技改和硬件升级,在除尘、尾气发电、废水回用、节汽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单节汽一项,公司新建了一条蒸汽管道,在满足自身用汽的同时还向周边3家企业供汽,并开发了一个在线余热锅炉的回收利用项目,每年可产生效益百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