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着:“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对商业航天的明确定位,而这个定位背后是国内商业航天产业链面临的现实矛盾,或者说是驱动力。
一方面,商业航天必须加快发展,轨道资源稀缺,10年内得发完2万颗卫星。商业航天的首要目的是打造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是6G的基础,而6G是未来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场景,比如智慧城市等。
卫星互联网目前只能在低轨,而地球的低轨资源是有限的,近地轨道总共只可以容纳6万颗星,根据2019年的国际法规,频段资源是先到先得,在2020年申请了低轨星座和通信频段后,对应国家的运营商一共有14年的时间完成星座建设,换句话说,在还剩的10年时间里,我国至少还要完成2万颗卫星的发射。
另一方面,我国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已经存在较大差距,发射成本、供应链、商业化闭环都急需突破:
1. 成本方面,我国目前发射成本大概是10万人民币/公斤载荷,而SpaceX已经做到接近1万人民币/公斤载荷,并且还在持续降低,成本接近10倍的差距,而成本直接制约商业化的进度;
2. 进度方面,截至2024年4月,总计规划42000颗的“星链”已经发射了6000颗卫星,并且按照规划,今年年底将实现组网12000颗,而我国才刚刚重启。
3. 商业化方面,SpaceX已经实现盈利,意味着其商业化模式已经完全跑通,而国内才刚刚处于政策扶持阶段。
总之,商业航天这个新质引擎,差距大,空间大。在两会高度定位之后,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中国版星链即将启动:
中国星网——GW星座:这个是央企国家队,前身是2018年的虹云工程、鸿雁星座,这两个星座基本是和SpaceX同步启动的。2020年卫星互联网被国家发改委首次纳入新基建范围,当年9月,GW计划公开,然后2021年由多家央企组建的中国星网公司成立。根据GW的规划,需要在2035年之前进行大约12900颗卫星组网,并且去年年中,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项目专项总设计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会在2024年上半年的6月份之前择机完成星网工程的发射任务“。
G60星链:这个是上海地方国家队,但进展比较快。2018年,垣信卫星成立,是G60星链实施的主体,2019年发射两颗试验星,2023年首星下线,然后预计今年至少完成108颗卫星组网运营,三年内完成一期1296颗卫星部署。根据上海市国资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目前该工厂约1.5天生产1颗卫星,年产量预计可达300颗。今天某公司的招标信息预示着G60星链已经有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