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升级VIP | | 手机B2B WAP手机版 | 无图版 | RSS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小菌菇装上科技芯,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16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手机版   浏览次数:276
食用菌产业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白云区依托区位、资源、气候和人才优势,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小菌菇,科技芯。从食用菌种植、废弃菌棒处理,到食用菌加工,在乡村振兴过
 食用菌产业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白云区依托区位、资源、气候和人才优势,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小菌菇,科技芯。从食用菌种植、废弃菌棒处理,到食用菌加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白云区聚焦食用菌全产业链,用科技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红锦村,来自贵州省食用菌专班的专家团队,深入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把脉问诊”。
 
  食用菌产业是白云区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白云区依托区位、资源、气候和人才优势,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小菌菇,科技芯。乡村振兴路上,食用菌产业为老百姓撑起了致富伞、拓宽了致富路。
 
  “智能菇房”告别传统种植模式
 
  在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阿所村和都拉布依族乡上水村交界处,一排排集装箱式“小房子”颇为壮观,这里是白云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
 
  “可别小看了这些‘小房子’,它们是智能菇房,不是普通的种植大棚。”现场技术人员吴英凯说,这里可实现对食用菌生产现场气象、土壤、水源环境的实时监测,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蘑菇至少可以大大缩短生长周期,人力成本也可以减少40%以上。
 
  智能菇房彰显了科技的力量。
 
  传统的大棚种植模式,过于依赖人的主观经验,蘑菇质量及产量受气候和季节影响也比较大。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让菌种培育、菌棒栽培、食用菌生长及加工等环节都变得更为智能。从此,食用菌种植不再“靠天吃饭”。
 
  以红托竹荪为例,一个智能菇房可种植红托竹荪1000棒,即平均每平方米可种植40余棒,而传统农业每平方米仅能种植10—14棒。一个菇房一年可收获红托竹荪鲜品750公斤,总的售价4.5万元,其产值是传统栽培方式的3—5倍。
 
  “如果预测菌棒环境不适宜种苗生长,大数据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便于技术人员优化品种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出菇环境,对栽培料温湿度进行针对性监管操作。一旦发现病虫害,也能及时应对,以降低病虫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吴英凯说,在白云区,小菌菇因为搭上了大数据发展的东风,实现了智能生产、风险可控、产品追溯、质量保证、精准管理和产量提升的目标,乡村振兴也因此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白云区以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为依托,通过“平台公司+龙头企业+技术人才”的运营模式,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亩,已建成50个智能菇房,种植红托竹荪、羊肚菌、秀珍菇、姬松茸、黑皮鸡枞、白参菌等珍稀食用菌品种,全年产值可达350万元。
 
  科技为全产业链发展破题
 
  20世纪70年代,国宴上的“竹荪芙蓉汤”让贵州的红托竹荪扬名中外,但长期以来,受栽培技术限制,红托竹荪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
 
  针对传统的种植难题,在科技部门支持下,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白云区辖区企业贵州万泰现代农业食品有限公司,研究出适合贵阳本土实际的“红托竹荪液体菌种菌棒栽培”技术,并将这项技术成果在白云区进行示范推广。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缩短栽培周期、不破坏生态环境、病虫害发生率低等优点。
 
  白云区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邓代宇说,白云区着力推动食用菌试验示范,先后开展羊肚菌、红托竹荪、香菇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为食用菌产业的迭代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近年来,白云区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但每年生产大量食用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菌棒。废弃菌棒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加重农村面源污染,也会造成生物资源的大量浪费。为此,白云区开展废弃菌棒综合循环利用及地栽培食用菌土壤无害化处理,让废弃菌棒“变废为宝”。
 
  针对产业链条问题,白云区积极打造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引进和培育贵州万泰、中科易农、高山生物、金三里等企业,建成干香菇出口加工、食用菌干品、菌菇汤、菌汤面、灵芝系列产品等初深加工基地。同时,白云区积极与贵州省科学院、贵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及精深加工企业对接,拟建食用菌多糖提取、菌粥开发、牛肝菌预制菜及加工等项目,目前实现加工产值约2亿元。
 
  从食用菌种植、废弃菌棒处理,到食用菌加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白云区聚焦食用菌全产业链,用科技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据了解,2022年,白云区预计完成食用菌种植4500万棒(亩),其中,全年完成林下食用菌种植12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香菇、平菇、羊肚菌、红托竹荪、冬荪等,实现产量2.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切它网B2B平台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 联系 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最近更新
精华推荐
点击排行
公司新闻
 
 
内容声明:切它网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内容由店铺经营者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点此联系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隐私保护 | 付款方式 | 商人社区 | B2B大全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昌龙网络科技(工商执照:91110108563650744D)网站联系邮箱:
©2006-2017  QieTa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qieta.com.cn.
京ICP备06040658号-15 ,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