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全面平价,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2021年光伏行业将保持高景气,预计明年全球装机量为160GW,同比增长30%以上。
一方面,随着光伏发电成本逐年降低,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因此光伏市场需求有望迎来更大的爆发。
2021年全球光伏电力成本有望比2019年再降低43%,达到0.04美元/kWh,全球各地区都将迎来平价时代。
另一方面,光伏发电渗透率较低,未来将成为全球主流的发电来源线路,市场空间巨大。而光伏发电绿色清洁的属性 ,也非常符合全球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且各国都有相应的绿色发展计划。
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力争实现煤炭消费达峰甚至负增长;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左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5亿tce以内。据此测算,“十四五”期间光伏年均装机可达70GW+。
欧洲方面,减排目标不断提升,2020年9月《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中指出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量比重在2030年前达到38%~40%。
美国方面,拜登当选以后将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协定》,2020年11月18日,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向拜登建议,取消特朗普对进口设备加征关税 ,并提出通过立法来延长一份针对太阳能产业的、关键性的联邦税收抵免政策。
总的来说,在中美欧政策预期下,估计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同比增速达到34%,实现近十年最高增长,中欧美三个地区光伏装机占比有望达到67%。
ps:12月9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表示“十四五光伏空间远超十三五,对在座的各位都是重大机会”,光伏协会首次给出官方“十四五”指引——年均70至90GW,而我国今年光伏装机量预计在35-40GW左右,此次官方给出的“十四五”指引同比至少翻倍。
一、硅料: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大●●
硅料:2021年供给释放有限,价格支撑下头部公司盈利有望超预期。
展望2021年,供给端依然没有明确产能释放,依然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硅料价格有明显支撑。预计明年价格将维持在8-10万元的高位区间,领先企业有望保持高毛利率。
虽然颗粒硅明年产能落地较快,将有5万吨左右,但是完全取代西门子法还需时间,因此西门子法硅料(通威股份)的供需紧张依然存在。
图片
此外,下一代电池技术如HJT、TOPCON等基于N型硅料技术,龙头厂商加快产能转化,率先完成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通威股份是硅料行业的佼佼者,现有硅料产能8万吨(占行业现有产能的16%左右),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凭借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将硅料生产成本控制在3.95万元/吨水平,而未来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处于行内最低水平线上。
按硅料目前8.2万元/吨的价格来看,毛利率能达到50%以上,在2021年硅料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劲驱动力。
二、玻璃:结构性供需紧张
玻璃:2021年总体供需紧平衡,宽版玻璃将出现结构性供需缺口。
在2020Q4行业旺季来临时,供给不足导致光伏玻璃价格快速上涨,相比低点时涨幅达到75%。2021年各季度新增产能在3000吨/天左右,整体维持紧平衡状态,价格有支撑。但该环节可能存在超白浮法产能进入,设备的转换一个季度即可完成,对供给形成支撑,若下游对超白浮法接受度上升,则可能造成光伏玻璃价格回落。
在组件大型化的趋势下,明年玻璃将出现结构性供需缺口。
根据目前各厂商披露的2021年扩产计划,假设2021年新投产窑炉全部可以生产182/210组件所需的宽版玻璃,并考虑浮法玻璃替代部分背板玻璃的情况,理论能够支撑182及210组件产量最高为56.26GW,而目前大组件总共产能规划95GW,大组件需要的宽版玻璃缺口为48.74GW。
因为新建窑炉和改造窑炉需要0.5-1.5年左右,结构性缺口或将在明年下半年好转。
三、硅片:明年价格可能下行
硅片:2021年供给释放加速,价格或将下降,影响企业盈利。
2020上半年主流厂商毛利率维持30%以上,相比2019年继续提升,高额盈利以及对未来需求增长的预期下,各个厂商积极扩产造成2021年供给过剩,但估计一线厂商因优秀的产品品质订单依然相对饱满,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
此外,硅片大尺寸趋势确立并带来技术红利。
以210硅片和166硅片为例,对于下游终端光伏电站来说,使用210硅片的545W组件较166硅片的445W组件节省BOS成本0.136元/W上下,这对于以经济性为出发点经营的光伏电站来说具有较强吸引力。
结合硅片行业的产能扩张来看,2021年单晶硅片产能或达到210GW,远超出全年160GW的光伏装机需求,行业将出现过剩局面。
但是,目前大尺寸硅片产能还较低,假如下游对大尺寸组件的需求超出预期,则硅片行业或将出现结构性短缺的情况,大尺寸布局相对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
四、电池片:产能结构性紧张
电池片:2021年总体产能足够,但将出现大型化电池片结构性紧平衡。
电池片行业正面临技术迭代,HJT将成为未来主流电池技术。
但在2-3年内,单晶PERC电池凭借成熟工艺带来的较强经济性仍将是行业内的主流。
而在光伏行业大型化趋势的背景下,预计2021年电池行业或将出现结构性紧平衡,率先布局大尺寸电池的厂商更加受益。
当下,电池片行业领先企业爱旭股份和通威股份正转型大型化:
预计2021年一季度,爱旭电池产能有望达到36GW,其中可兼容180mm210mm 的产能占比有望增至 70%左右;
通威股份2021年产能在42GW左右,其中210产能规模在22.5-30GW,占比达54-71%。
五、胶膜:盈利能力提升
胶膜:2021年供需紧平衡,优质赛道盈利提升。
受下游旺盛需求及原材料eva树脂涨价影响,胶膜价格快速上升,在2021年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若原材料价格没有显著变化,胶膜价格有望继续维持高位。另一方面,胶膜价格与eva树脂价格价差加大,有望继续增厚企业毛利率,福斯特2020Q3毛利率达到近30%,环比提升近9个PCT。产品结构优化支撑盈利性。
因双面组件渗透率的提升以及白色EVA对单面组件发电效率提升的影响,POE和白色EVA有望在未来成为主要产品,该类产品盈利更为优秀,助力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更进一步提升。
另外福斯特市占率不断提升,2019年已达到57%,优秀的市场格局有效防止竞争者进入行业,因此在2021年依然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
六、逆变器:受益海外需求恢复
逆变器:疫情恢复下,将受益于全球装机景气度提升。
国产逆变器近年随国内市场好转而迅速进步,目前在性价比上领先海外企业,价格低于海外企业约60%,具有较强吸引力。
2019年,华为与阳光电源已晋升为全球龙头,市占率合计35%,而其他厂商份额较为分散,市占率在3%~8%不等。
虽然国内厂商产品不具有价格优势,但盈利能力不输海外竞争对手,2019年毛利率均可达到30%以上水平。另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厂商加速产品出海,海外收入占比的提升有助于盈利提升并扩大市场影响力。
组串式性价比凸显,高盈利增加公司业绩弹性。组串式因更多MPPT增加发电量和更好的运维便利性,逐渐成为逆变器的主流趋势。2019年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为60%,未来有望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组串式逆变器溢价空间大毛利率高,提高组串式出货产比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七、跟踪支架:渗透率逐步提升
跟踪支架: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跟踪支架对光伏电站的效益体现在发电量的提升。相比起传统固定支架,目单轴跟踪支架对光伏电站发电量提升的幅度在7%-37%之间,效益可观。
展望2021年,随着光伏跟踪支架成本降低,采用跟踪支架成为降低度电成本、提高光伏电站收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数据上来看,双面组件(未来组件趋势)和跟踪支架的组合在全球93%的区域可以达到最低的度电成本,有望成为未来电站主流组合。
2019年中国光伏电站市场跟踪支架占比为16%,预计到2025年跟踪支架占比将上升到25%以上,市场规模有望从200亿元提升至650亿元左右。
中信博:公司是国内光伏支架核心公司,2017-2019年中信博光伏支架出货量为13.73GW,出货量全球前三,其中跟踪支架出货量分别为0.91/1.5/1.72GW,跟踪支架出货量逐步提升;跟踪支架市占率分别为6%/9%/6%,全球排名分别第四、第四及第五。
光伏三大趋势
趋势一,HJT(异质结)电池:更高效率,2021年将加速落地。
相比现有的PERC电池(2019年平均转换效率为22.3%),HJT具有上限更高的转换效率,理论转换效率有28%,叠加双玻、叠瓦等其他技术,最终效率甚至可以高达48%。
HJT电池在2020年取得了明显发展。就成本而言,HJT设备单GW投资降至4.5亿,2020年最受关注的HJT招标包括山煤1GW、华晟500MW和通威1GW项目,HJT单线规模从之前的50MW提升至200-400MW,为产线的降本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21年有望降至4亿甚至更低水平;就转换效率而言,HJT产品更加成熟,转换效率已接近24.5%左右,预计2021年将进一步提至24.5-25%以上;就下游电池片厂商而言,越来越多厂商加入GW级投资行列。
而作为降本增效最重要的一环,设备的国产化是加速实现HJT降本最重要的一环。
趋势二,大型化:2021年,组件大型化两大阵营或迎来竞争白热化阶段。
组件大型化是光伏未来的趋势,今年182阵营和210阵营争论的白热化,更是明年大型化热潮来临前的信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明年的宽版玻璃的产能将成为组件大型化的重要制约,供给制约或在明年下半年好转,届时两大阵营争夺市场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趋势三,储能+户用式光伏:2021年光伏平价打开储能+户用光伏的市场空间。
明年,国内光伏将正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集中式光伏发展成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而分布式光伏的潜力也将逐步显现。
分布式光伏+储能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社区、工业园区、商业建筑等不同场景中,借助于电力市场的价格机制实现多种商业模式,光伏+储能将实现从购买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
而目前特斯拉和隆基引领的BIPV更将使得光伏成为具有金融属性投资价值的消费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BIPV全球市场规模为2.91亿美元,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1.56亿美元,2018-2027年年复合增速为16.57%,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是一片蓝海。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9年10月12日发布《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针对建筑光伏系统中的设计、施工、验收、维运等环节订定规范和标准,并在当年12月1日起生效,未来国内BIPV将迎来高速发展。